在日前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主辦的“智能制造發展研討會”上,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蔡惟慈指出,我國機械工業面臨新常態下的嚴峻挑戰,主要表現為由供不應求轉向供過于求,由投資主體驅動轉向創新驅動,由產能擴張轉向提質增效。
在主要大類行業中,汽車制造業繼續引領全行業增長,1~8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.1%,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.1個百分點。
2017年8月份,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.3%,全國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8.3%,機械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僅上漲0.7%,仍低于工業、原材料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。
8月,通用設備制造業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.8%,專用設備制造業同比上漲0.7%,電器機械及器材機械制造業同比上漲2.4%,汽車制造業同比下降0.1%,儀器儀表制造業同比下降0.2%。 ?作為機械行業的一員,中成泵業的主打產品——螺桿泵、計量泵、管道離心泵也齊頭并進,銷量穩步增長。
外貿進出口低迷狀態改善,增速實現持續增長。東部地區是機械工業外貿增長的重要支撐。從增速看,中部地區進出口增速均快于東部及西部地區,固定資產投資維持低位,資金到位降幅繼續收窄,市場需求結構升級加快。
在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引領下,市場需求結構升級加快,消費類、投資類相關產品均實現增長。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產品銷售快速增長。與智能制造及國家產業升級相關的產品增長勢頭持續向好。今年儀器儀表行業產品增長勢頭較好,特別是與環境監測、食品安全、智能制造和第三方檢測系統集成項目的領域的產品增長較快。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工程機械產品增長明顯。機場、鐵路、公路、礦山、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,資金到位逐漸好轉,對工程機械設備的拉動明顯。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拉動相關產品增長。
從數據可以看出,機械工業市場需求有所恢復,但產能利用率分化明顯。部分產品研發、轉型升級超前的企業經營狀況較好,反之則生存艱難。
市場競爭激烈,產品價格提升艱難,過渡競爭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秩序,低價競爭頻現,一些好的企業、好的產品也被迫降價。有的企業反映,產品價格雖有小幅提高,但仍處在低位,近期原材料、配套件價格上升幅度更大,利潤空間基本被擠掉,機械產品價格上漲難度較大。長時期低價競爭的市場環境嚴重影響了企業產品創新的積較性。
成本壓力仍然較大。近期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對部分重點企業就稅負成本、行政性收費、融資成本、能源成本和人工成本問題開展問卷調查。結果顯示,政府減稅降費已初見成效,近30%的被調查企業感受到了行政性收費下降;但人工貴、融資貴、用能貴依然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;被調查企業中,76%的企業反映人工成本上升、60%的企業反映融資成本上升、44%的企業反映用能成本上升。此外物流成本上漲、原材料價格快速增長也是機械企業近期成本上升的因素。近期企業反映汽車行業由于整車企業成本壓力加大,對下游配套企業的傳導壓力加大。